在“全学科阅读”理念日趋深入人心,阅读的价值、意义、范围得到广泛认同的当下,为推进“全学科阅读”项目全面落实,加强高效课堂教学关键环节研究,提升化学学科阅读课堂教学实效,2022年11月22日上午,2022莆田市全学科阅读主题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参加活动的有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陈琼兰老师、莆田市化学学科阅读中心组成员及我校全体化学老师等。 本次全学科阅读研讨活动,旨在通过两节阅读课例展示,倡导全学科阅读理念,融合高效课堂模式,探索教学模式的创新。活动共设置现场观摩、课后研讨、互动点评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我校张丽华老师和朱霞老师的两节阅读教学观摩课展示。第一节课由高一化学组张丽华老师执教《3.1.3碰撞寻根话守恒-氧化还原反应》,张老师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读中思,在思中达,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智”环节,张老师通过人体的呼吸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切开的苹果会发黄等与生活戚戚相关的例子导入新课,之后向大家展示本节需达成的素养目标,"浅入深出"的导引让学生轻装上阵,跃跃欲试,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碰撞分享”环节,张老师设置三个阶梯式的任务,让学生分别从得失氧、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等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以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形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并归纳整合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建构认知模型;内容由宏观到微观,由片面到全面,层层递进,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高;“睿达”环节,张老师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再次理清本节的思维导图,之后设计两道题进行限时训练,学以致用,实时巩固,较好地达成本节的素养目标。
▲张丽华老师执教《3.1.3碰撞寻根话守恒-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节课由高三化学组朱霞老师执教《电池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朱老师先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并让小组分析讨论总结并展示各种电池的发展及原理的。朱老师授课过程中把课堂交给学生,不仅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真正做到高效。最后,在学生分享的基础上,朱老师以化学电源的发展历史为线索,通过单液、双液原电池和离子交换膜电池工作效率的实验探究活动来提升学生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在观察讨论中体现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在探寻化学电源发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朱霞老师执教《电池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阅读展示课结束后,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陈琼兰老师组织在场的老师们围坐并开展了评课、议课活动。大家畅所欲言,一致认为此次两位执教老师在化学课堂中融合了阅读的元素,并把课堂交给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实施高效课堂模式,给了大家耳目一新之感。莆田市城厢区南门学校和莆田第九中学的老师分别分享了自己对两节课的理解与建议。在场的其他老师们也都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积极交流,碰撞教学智慧的火花。
最后,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陈琼兰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陈老师首先感谢两位老师带来精彩的课堂,并呼吁大家作为教师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给学生推荐读物。陈老师还强调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拓宽阅读的内涵与外延,开展全学科阅读,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阅读能力。
本次教研活动时间是短暂的,而留给老师们的思考是无穷的。此次活动增强了教师自身对于学科语言和知识的掌握,提高了教师学科阅读素养,也潜移默化地促进了学科核心素养和教学指导能力的提升。相信在全体老师的努力下,结合高效课堂模式,“全科阅读”之花会盛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