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哲理 >> 学校概况 >> 走进哲理 >> 正文
莆田哲理中学校名的由来与延续
【作者:涂雨/来源:】 【发布时间:2016-04-19】 【阅读: 次】【关闭窗口】

莆田哲理中学校名经由一番富有内涵意义的演变而得。最早称培元书院,由美国人在莆基督教卫理公会创办于1878年。1898年,美籍传教士蒲鲁士及夫人蒲星氏,顺应清光绪推行新法,废科举,兴学校的社会潮流,把培元书院改制办成普通中学,改称兴郡培元西学堂,俗称西学堂,蒲星氏任校长。保留国学,引进西学,开设西方现在自然科学和现代体育课程,开启了中西方文化在莆交融的先河。1899年,美籍传教士高德理接任校长,主政6年,在该校校史上留下深刻鲜明的足迹,以致于用他的名字谐音作校名。高校长上任伊始,学校还没有属于自己的校址,依靠租赁民居办学。校舍狭窄,设施简陋。高校长便联手蒲鲁士、蒲星氏千方百计征地建校舍,创建新校园。所建第一座楼叫映雪楼,于1901年竣工投入使用,这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革命摇篮哲理钟楼,至今保存完好。建筑该楼需花费7千多元,蒲鲁士蒲星氏募捐5千多元,不足部分的2千多元全部由高校长私人捐赠。高校长主持学校工作6年,勤劳敬业,因材施教,政教斐然,校誉日隆,培养了许多人才。对学生十分关心,有一天,一位学生体育运动跌倒受伤,昏迷不省,高校长闻悉,赶往现场,抱起学生急送医院。不料因此引起内伤,酿成重病,经医疗无效仅过一周竟不幸于1904年12月26日去逝,年仅39岁。噩耗传开,校园内外无不笼罩悲痛气氛。高徳理墓位于天马山上,至今保存完好。3年之后,人们取高德理校长名字的莆田方言谐音,把本校原校名兴郡中西学堂改为兴郡哲理私立学堂,以纪念高校长的功绩,同时也因这个哲学名词使得校名更显高雅,更有文化底蕴。后来逐渐演变成莆田哲理中学。这个校名一直用到1952年10月,学校由莆田县人民政府改称莆田第二中学。

后若干年,哲理校名虽然没有再用,但却以厚重的文化积淀,记忆在师生的头脑中,流传于社会上。特别是哲理钟楼,作为中共莆田第一个地方组织的诞生地,哲理校名仍然频频被人提起,凸现出坚强的生命力,浸透到党史中,留存在人们的语言里。

2003年,为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办学的多样性,经莆田市人民政府批准,以莆田二中、哲理中学校友会的名义复办莆田哲理中学,2005年获福建省教育厅批准。复办以来,合理利用莆田二中的办学资源优势,积极探索自身办学特色,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优质快速发展,获得省文明学校等多项省市荣誉称号。

哲理中学,这是一个人文底蕴深厚的校名,一个富有哲学意涵,令人遐思的校名。你如果爱她,你就以你的正能量,给她增添光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