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哲理 >> 校史校友 >> 校史长廊 >> 正文
永 远 的 丰 碑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17-02-03】 【阅读: 次】【关闭窗口】

 

——回望中共闽中第一个支部创建90周年光辉历程

在波澜壮阔的莆田革命史长河中,有件大事,以其特别重大的意义,久经岁月风霜的过滤和积淀,铸就出一座宏伟壮丽的历史丰碑,屹立闽中大地,至今仍然焕发着耀眼的光芒。19262月,中共莆田第一个支部在莆田哲理中学钟楼庄严诞生,在那艰难的岁月里,在那茫茫的寒夜中,那幢巍峨的红砖钟楼,亮起了指路的明灯。。。。。。

活跃的学生运动,造就一方革命的沃土

中国共产党莆田第一个地方组织之所以在会莆田哲理中学校内诞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先进的马列主义春风早早吹进这所学校,催生了活跃的学生运动,营造了良好的革命活动氛围,造就了一批优秀的时代先锋。1919年,莆田学生积极声援北京“五四”学生爱国运动,在斗争中接受新思想、新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莆田哲理中学学生更是冲锋在前。5月上旬,北京“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莆田,该校学生热烈响应,竟相传播消息,唱《国耻歌》,痛斥帝国主义和卖国贼。学校禁止学生停课上街宣传,学生以罢课相抗争。529日,该校学生联合省立十中、省立四师等16所中小学1千多名学生集中射圃里举行声援大会,该校学生代表在会上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说,声讨帝国主义和卖国贼。会场气氛激愤,“恢复国权”、“誓雪国耻”、“还我青岛”的口号此起彼伏。会上,各校学生商定即日起举行总罢课,会后,冲破大批军警的重重阻拦,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散发《泣告同胞书》等传单。611日、12日,该校学生与省立十中、省立四师等三校学生再度联合罢课,组织宣传队上街演讲宣传。组织日货检查队,开展抵制日货,提倡国货,反对奸商的斗争。陈国柱等学生在水关头货船内查到一批日货,坚决予以没收销毁。通过一个多月的联合斗争,学生们意识到团结起来力量更加强大。哲理中学学生与省立十中、省立四师、道学等4所学校的学生商议,于614日成立莆田学生联合会。在该会的领导组织下,莆田学生于621日举行更大规模的爱国示威游行。6月下旬,在学联会的统一组织下,各校学生先后到涵江、黄石、笏石等集镇和农村宣传“五四”,检查日货。

伟大的“五四”运动对莆田哲理中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不但锻炼出陈国柱等一批先进的青年学生,同时还营造了一个活跃的爱国学生运动氛围。陈国柱后来对参加这次运动作如下思想总结:“这次运动,团结了青年的协作力量,教育了早年幼稚的思想,知道只有大家一致爱国,努力前进,才能洗涤国家的耻辱。”“因而我和哥哥(指陈国桢烈士),奠定了以后新的思想,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后来,作为进步大学生的陈国柱,再后来,作为共产党员的陈国柱,多次回哲理母校宣传革命道理,使得该校学生运动氛围不断浓厚,从而造就了一方革命的沃土。

党团混合支部成立,擎起领导革命的大旗

中共莆田第一个地方组织,是在莆田社会一片黑暗,人民灾难深重的情况下诞生的,是寒夜里亮起的一盏璀璨的指路明灯。当时,莆田正处在北洋军阀政府的残暴统治之下,地方军阀派系林立,你争我夺,混战不断,扩军筹晌,横征暴敛,不断向农民增收预收田赋,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1924年冬,军阀旅长董胜标奉命率部驻守莆田,加深对莆田的统治,成为控制莆田军事、政治、经济的土皇帝。董统治莆田3年,双手沾满莆田人民的鲜血。1926130日,董指挥军队在常太、广业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打死262人,伤不计其数,一天之内,竟然制造两起骇人听闻的惨案。在军阀的残暴统治下,莆田人民怨声载道,同时也激起极大的民愤,进行陆陆续续的反抗。

莆田地方党组织的创建人陈国柱,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着手发展革命骨干,创建党组织的。陈国柱(1898.9.191969.8.8),字继周,化名廖华。是一位历经大风大浪磨练出的坚定成熟的革命者。早在191110月,年仅14岁的陈国柱就在校内外积极传播武昌起义消息,宣传辛亥革命,拥护推翻帝制,带头剪去长辫,在幼小的心灵里初步播下革命的种子。1917年,忧国忧民的陈国柱毅然中断学业,参加孙中山、许宗智所属的护法军,反对北洋军阀,思想更加成熟。1919年,恢复哲理中学学业的陈国柱,踊跃参加莆田“五四”反日行动,抵制日货,声援北京“五四”运动的革命行动,更加坚定他追求光明的世界观,也锻炼了他的组织能力。1922年,就读厦门大学时参加反殖民地教育运动,罢课斗争。在共产党员施乃铸的引导下,阅读了《帝国主义论》、《国家与革命》等马列著作和《中国工人》、《中国青年》、《湘江评论》等进步刊物,参加马克思学说的讨论与研究,选修有专章介绍马列主义学说的《社会学》课程,思想认识逐步升华。1923年暑假,他将施乃铸赠送的30多本马克思主义书籍和其他一些进步书刊带回莆田,在莆田哲理中学学生和同乡、亲人中分发传阅。这是马克思主义在莆田的最早传播。1924年,转学上海大夏大学,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加入共青团。19251月,接受组织指示回莆,以全国学生总会的名义带回一批宣传品,在莆田各中学散发,莆田哲理中学学生陈天章、陈兆芳、吴承斌、吴梦泽、陈德来等均接受教育,并表示完全赞同宣传品中的正确观点。这些进步学生组织了“同志互助会”,学习马列主义,研究时局,探索革命。同年,参加上海“五卅”运动,转为中共党员。同年底,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离校前,中共中央(在上海)派袁孟冰跟陈谈话,指示陈回福建,按照中共第四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对于组织之决议案》开展基层建党工作,并与党中央保持直接联系。陈回莆后以任教哲理中学高中国文,社会两学科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向学生宣传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思想,组织“学术研讨会”、“读书会”等团体,提供《社会发展史》、《国家与革命》、《帝国主义论》、《新社会观》、《共产主义ABC》等革命书籍,并在各班级中吸收进步学生参加集体阅读、讨论,促进马克思主义和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培养发展对象。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在莆田建立共产党地方组织的主客观条件成熟了。19262月,陈国柱在哲理钟楼召开会议,吸收哲理中学学生陈天章、陈兆芳、吴承斌、吴梦泽、陈德来等5人加入共青团,并成立莆田党团混合支部,陈国柱任书记,陈天章任组织委员,陈德来任宣传委员,支部直属党中央管理,机关设在哲理钟楼。

莆田与福州、厦门一样,是福建省三个建党最早的地区之一。中共莆田地方组织的建立,在莆田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莆田,乃至闽中地区人民长期以来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从此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开始走上新的革命征程。

斗争中壮大发展,大革命写下历史华章

中共莆田党团混合支部成立之后,积极开展党的自身建设,领导开展革命宣传,学生运动,农民运动,创建武装力量等革命活动,写下可歌可泣的历史华章。

一、党的组织不断完善。莆田党组织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从诞生之日起,就自觉融入全国大革命的洪流中。起初得到党中央的直接领导,后来又得到福建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在革命斗争进程中,根据革命发展的需要,莆田党组织机构、隶属和成员几经调整,得到不断完善与发展。19266月,党团混合支部改称中共莆田支部,书记陈国柱,仍由党中央直接领导。7月,上海大学党员林嵩龄、上海交通大学党员黄苍麟毕业回莆,与组织接上关系,参加支部领导工作。是年12月,中共莆田支部升格为中共莆田特区委,隶属中共福州地委。陈国柱任书记,陈天章、陈兆芳、吴承斌、吴梦泽、陈德来、林嵩龄、林清汉、郭晓云等8位分别为特区委委员和部门分管负责人。机关仍设在哲理钟楼。19277月,陈国柱赴党中央请示工作返闽后留在厦门参加福建省临时省委的筹建工作,8月,由宋耀华接任书记。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莆田的党组织进一步完善与发展。192710月,陈国柱从闽南临委回莆筹建莆田县委,12月,中共莆田县委正式成立,由参加过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的黄经芳任县委书记,宋耀华任副书记,陈国柱调任仙游县委书记。19308月,由党、团莆田县委合并成立莆田总行委,书记王于洁。193011月,改为中共莆属闽中特委,增辖仙游临时县委和惠安县委。书记王于洁。19329月升建中共莆田中心县委,书记王于洁。先后领导仙游县委、福清渔溪特别支部。下属基层党组织也不断发展壮大。1926810月,建立澳柄、夹际、山门、丰美4个农村党支部,1112月间,又建立咸益女中,郊下和仙游的上宫3个党支部,第二年,又建立吴江、江口、笏石、渚林等支部。县党组织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城乡基层党支部的不断建立,使得党对莆田,对闽中人民革命斗争的领导有了更加坚强牢靠的组织保证。

二、学生运动蓬勃发展。莆田党组织始终重视学生运动。党团混合支部由陈德来、翁祖武分管共青团工作。共青团办有宣传半月刊《哲理青年》。19263月,刚成立不久的党团混合支部即布置共青团员在哲理中学各班发动学生,通过层层选举,改组了被牧师控制的该校学生会,由陈天章任会长,其他领导成员也全部是共青团员。随后,通过该校这个对全县最有影响力的学生会组织,逐步掌握了全县的学联会领导权。312日,陈国柱发动莆田学联会召开孙中山逝世周年纪念会,到会人数千余人,陈国柱在会上作长篇政治形势报告,反响强烈,影响很大。会后,陈又以《纪念孙总理逝世周年》命题,让学生写作文,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认识。几天之后,陈国柱赴广州。支部工作交由陈天章负责。陈天章尽心尽责,大胆工作。328日,教会筹备过“复活节”,在美会教堂布置会场。陈天章发现哲理中学美籍校长把中国国旗倒置,用以包裹欲摆在台上的花盆、花缸,立即作出反应,召集支部成员开会,通报情况,研究对策,随即组织该校部分学生开会,指出此举系蔑视中国之行为。陈带领学生与校长当面交涉。校长承认错误,公开道歉,向中国国旗三鞠躬。这次行动,激发了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在火热的学生运动中,许多进步青年学生锻炼成长。19263月下旬,党团混合支部吸收莆田籍学生徐贻泽、林凤池、翁祖武、王纪修、戴友梅、刘天瑞,仙游籍学生邱光兆、林锦如,永春籍学生林怀才、余丽水,德化籍学生吴郅治、赖锡柱等加入共青团。这年530日,是五.卅”惨案周年纪念日。县当权者董胜标禁止群众集会游行。党团混合支部成员分头到各校,发动组织学生2千多名,上街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游行队伍冲过军阀军队的警戒线,逼近设在中山堂的董胜标旅部,高喊“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北洋政府”、“废除苛捐杂税”、“抵制洋货”等口号。董胜标慑于群情激愤,未敢武力镇压。学生运动再掀高潮。7月,北伐战争开始。8月,陈国柱奉命回莆,准备组织民众迎接配合北伐军入莆。陈此次回莆,除了继续在哲理中学任教外,同时还在省立四师、公学中学、涵江中学兼课,以便更广泛深入开展学运工作。陈回莆后,整顿、扩大党团混合支部,把陈天章等5位首批加入共青团的学生转为中共党员。又在城涵两镇的各中学大力发展党团组织。11月下旬,北伐军自闽南入莆,军阀旅长董胜标闻风率部北逃。陈国柱等发动学生和其他各界民众共数万人,夹道欢迎北伐军,并在中山公园举行军民联欢大会,会后大游行,热烈庆祝北伐军胜利。其规模之大,在全省也是数一数二的。在党的领导下,莆田的学生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成为一支生机勃勃的革命力量。

三、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农民运动是莆田党组织工作的重点之一。党组织要求每一位班子成员都要深入农村,发动农民,组织农会。党团混合支部刚一成立,陈国柱就派陈天章、陈兆芳、吴承斌、吴梦泽、陈徳来等利用星期日时间回到各自家乡,对农民宣传革命道理,在澳柄、夹际、常太、渚林、忠门等地初步播下革命种子。19268月,陈国柱从广州回莆后,更加坚定发动开展农民运动的信心,他组织把班子成员学习、推广广东海陆丰农民运动的经验,支部决定加大发动农民运动的力度,把农民运动推向高潮。党员分头深入到北路、江口、前沁、忠门、广业、常太等广大农村,大力宣传反帝反封建反军阀,团结斗争求解放的道理。农民们纷纷觉悟起来,加入到农民运动的行列中。建立了农村党支部的地方,党组织起了主心骨的作用。农民们组织起来,纷纷开展减租减息斗争,反对捕差勒索钱财的斗争。在党的领导下,从山区到平原,从内陆到沿海,农民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中共莆田支部积极组织人员筹备成立莆田县农民协会,陈国柱任县农协筹备会主任。经陈国柱联系,广东海陆丰县农会于192611月给莆田寄送农民协会章程、印章和旗样。是年12月中旬,陈国柱带陈德来到北高,帮助董玉辉等农民骨干组织成立莆田第一个农民协会。随之,莆田北路、江口、北高、前沁、忠门、广业、常太等地,都按照章程先后建立农民协会。是年12月中旬,莆田县农民代表大会在城内古谯楼召开,各区代表100多人出席会议,准备选举县农协领导成员。陈国柱以省农协特派员的身份参加会议,并在会上致开幕词。但中途因遭国民党右派纠集地痞暴力冲击,会议被迫中止。同月底,经排除重重干扰,莆田县农民协会终于正式成立。有了县农协和基层各乡、村农协的领导,莆田的农民运动更加火热而有组织地开展起来。不久,基层农会发展到300多个,拥有会员10多万人。农民运动的火热开展,是莆田革命形势向好发展的重要标志。

四、武装斗争艰苦卓越。面对反动派的一次次武装镇压,莆田党组织的领导人深感毛泽东同志关于“政权是从枪杆子里出的”论断的正确性。深刻认识到革命队伍掌握枪杆子,开展武装斗争的重要性。1928年初,中共莆田县委根据福建临时省委提出的“实行武装工农,推翻资产阶级军阀统治,建设工农革命政权”的方针,决定组织革命武装。在领导开展抗烟苗捐运动的同时,莆仙两县县委在莆田延寿村召开联席会议,专门研究组建工农游击队,开展游击战问题。会后,莆田县委派吴梦泽、王纪修、陈蒲川分头到广业的夹际、东渡、澳柄,发动当地党支部购枪筹枪16枝,陈天章设法借到木壳枪1枝,19283月在澳柄成立了闽中第一支革命武装力量——莆田游击队,陈天章任队长,黄经芳、王于洁先后任指导员,队员约20人。游击队一成立就主动出击,打击作威作恶的广业民团,拔掉哨卡,为民除害。7月,游击队发展到40多人。89月间,遭到民团猖狂报复袭击,被迫分散隐蔽,保存力量,19292月重新组建。是年,在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入闽的影响和鼓舞下,莆田斗争形势步步好转,武装队伍得以扩大。陈天章、吴梦泽奉命赴江口帮助这里的党支部建立游击队,组织发动农民暴动。615日,陈天章率队袭击江口海关和税卡,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开展革命宣传。75日,副队长郑纪率队袭击阔口盐税局,缴枪12支。19299月,莆田游击队改编为莆田广业工农自卫队,省委派军事干部陈华任队长,王纪修任指导员。队伍约百人。19299月,莆田江口游击队成立,队长郑纪,指导员陈天章。192911月,莆田沿海游击队建立,在湄洲湾、平海湾、兴化湾一带活动,队长陈兆芳,陈调离后,副队长吴承斌接任队长。19304月,莆田工农游击队成立,统一领导莆田广业工农自卫队、江口游击队和沿海游击队。队长陈兆芳,政委陈天章。陈兆芳于同年5月牺牲后,张如琦接任队长。19308月,莆田各支游击队合编组成,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23207团,团长黄琬,政委陈天章,副团长王铁成。黄琬于19309月牺牲后,杨伟接任团长。193011月,207团改编成福建红军游击队第二支队,驻地莆田外坑。支队长张威,政委王于洁,参谋长汤军,政治部主任陈天章。19317月,中共莆田中心县委组织一支不脱产的游击队约50人,由林桢恩任队长,在黄石、渠桥及沿海一带开展武装斗争。19325月,莆田革命武装力量改称莆田工农红军游击队,193510月升编为闽中游击队第二支队。同时成立莆田常太游击队和常兴民族武装自卫团,隶属闽中游击队第二支队。

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莆田的人民武装队伍贯彻党中央指导,打土豪、分田地、惩恶除霸,开仓分粮,开展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在英勇的战斗中巩固壮大自己的力量,建立广业、常太、沿海等革命根据地,保卫了农民运动,土地革命运动的胜利果实,保证了县委组织领导的闽中地区第一个乡红色政权——莆田县外坑乡苏维埃政府于1930129日顺利成立,马备当选主席。

省委十分关心重视莆田的武装力量及其所开展的武装斗争。19306月,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罗明到莆田视察,对武装斗争作出具体指示,并派军事干部黄琬来莆主持军事工作。19309月和11月,省委两次派省委常委兼军委书记王海萍和省委农村巡视员邓子恢到莆田指导军事工作,并派军事干部张威、汤军等人任莆田军事领导人。

在敌强我弱,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莆田的党组织及其所领导的革命武装力量,坚持与反动势力展开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度过了一次次难关,在艰难激烈的斗争中得以发展,形成了有党的坚强领导,有独立作战能力的游击武装,有稳固的游击斗争根据地的格局。被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确定为南方815块革命根据地之一。赢得了“闽中红旗不倒”的盛誉。陈国柱创建莆田党组织,领导莆田人民闹革命,功高望重,名载史册。陈天章等一大批优秀健儿,为革命壮烈牺牲,用自己的青春热血,谱写出生命的绚丽华章。

90年时光流淌,世事沧桑。莆田在大中华的时代背景下,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法。哲理钟楼,这座建成于1901年的4层西式建筑,因为注入闽中第一个中共支部的红色元素而名闻遐迩,至今巍然屹立,誉称闽中革命摇篮。被莆田市委,市政府定为莆田市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莆田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滋养莆田人民,特别是青少年思想品格的宝贵的精神营养。现在的莆田第二中学和现在的莆田哲理中学师生们,为本校有这样一页辉煌的校史感到自豪,也倍加珍惜。以瞻仰钟楼、主题班会、网络页面、报告会、宣传栏、校报等多种形式,长期开展“了解钟楼不凡党史,缅怀革命前辈业绩,升华思想境界”的德育活动。决心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增强使命担当意识,走在新世纪时代潮流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