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哲理 >> 通知公告 >> 正文
【家校联系】关于落实“五项管理”有关规定致家长朋友的一封信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21-06-18】 【阅读: 次】【关闭窗口】

尊敬的家长:     

您好!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和《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五项管理”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通知》(闽教基〔202121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学生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健康五项管理工作,坚持“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校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措施,现就全面落地实施“五项管理”相关政策规定发出倡议,希望家长朋友认真阅读相关内容,理解、支持并积极配合,共同促进孩子全面健康成长。

一、加强手机管理

 

1. 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禁止学生将智能手机带入校园、带入课堂。

2.使用非智能手机的规定。为方便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学校允许学生携带非智能手机或电话手表进校园。管理办法如下:

1)通学生不得携带手机等电子产品进入校园。

2)寄宿生确需携带非智能手机或电话手表进校园的,由家长书面申请,经学校同意后,学生周末返校时,把手机交由班主任统一保管,周末放假时领回。期间确需打电话与家长沟通交流的,可向班主任申请使用,时长为5分钟。

3)在校园内的任何地方,学生均不得使用任何手机及电子产品。

4)寄宿学生如遇紧急情况,找不到班主任申请使用自己的手机时,可借用值班老师、生管老师的手机或利用校内公共电话与家长联系。家长如有紧急情况需要与学生联系,可联系班主任,由班主任做出应急处理。

3.老师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4.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样”作用,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手机,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切忌自身沉溺于手机和网络。同时,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孩子居家时科学健康使用手机和电子产品,增加亲子交流时间、多鼓励孩子进行户外活动。

二、加强睡眠管理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时间观念,按时高效完成作业。对于不能按时完成的学生,请家长及时安抚、帮助孩子,必要时和老师沟通,适当减少作业量。

2.充足良好的睡眠是有效学习和健康成长的保障,初中生每日睡眠时间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每日睡眠时间应达到8小时。为保障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我校作息时间安排如下:

1)学生在校上午第一节课开始时间为8:001200放学(七年级11:50),下午第一节开始时间为14151725放学(七年级17:15),初中部晚自习下课时间为21:30(七年级21:20),高中部晚自习下课时间为21:45。中午12:40-13:50为午休时间,午休期间不允许进行其他课外活动。

2)学校宿舍管理老师每晚按时点名,所有学生回宿舍半小时后准时入睡,初中部22:00熄灯,高中部22:30熄灯,早上630起床。

3.家长应自觉养成按时就寝不熬夜的睡眠习惯,减少不必要的夜间活动,为孩子做好表率;督促孩子按时就寝,确保充足睡眠,以提高睡眠质量和学习效率。

4.引导孩子制订科学的作息时间表,促进孩子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提供健康的睡眠环境,屏蔽噪音,关闭光源,为孩子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寝环境,确保孩子身心放松、提高孩子的睡眠质量。

三、加强读物管理

 

1. 学校严格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规范采购课内外读物,购买正版书籍,严把校园推荐图书质量关,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进校销售课外读物。

2. 加强学校图书馆建设,定期更新图书,提高图书馆的使用率。完善图书角、流动书吧等建设,方便学生阅读,丰富阅读体验。

3.深入开展阅读能力提升工程,参照《教育部推荐新课标中小学课外阅读书目》,结合实际制定适合本校学生阅读能力的推荐书目,向学生推荐经典类和前沿类的优秀读物。

4.学校大力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定期开展读书节系列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优化校园阅读环境,推动书香校园建设。

5.建议家长通过正规渠道选购书籍,不选购盗版低俗的书籍。家校积极配合,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共同培养孩子良好阅读习惯,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

6.倡导每天不少于30分钟的课外阅读时间,营造家庭读书氛围,多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记录读书点滴,分享读书成果,为孩子终生爱读书打下良好基础。

四、加强作业管理

 

1.要求教师从学与教的视角思考作业内涵,严格作业设计,研制作业内容,规范作业布置,合理作业评价,严禁布置机械性、重复性、惩罚性、随意性等低效作业;如果有特殊情况,要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协调;要求班主任统筹协调,确保作业总量符合相关要求。

2.学校要求教师科学合理布置作业,精选作业内容,作业难度水平不得超过课标要求,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不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控制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书面作业总量。要求布置给学生的书面作业要全批全改,及时反馈,不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不额外给孩子布置其他家庭作业,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学校要求初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90分钟以内,高中学生控制在120分钟以内。作业不依赖教辅或APP等教育信息化产品,原则上不布置电子家庭作业,若确实需要的,需向学校报备,且每日电子作业总时间不长于20分钟,以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主学习。

3.请您每天关注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与班主任沟通,便于班主任及时了解班级作业的整体情况,如果出现某学科作业偏多或偏少,将由班主任根据您的反馈及时协调科任老师处理。

4.希望家长培养孩子学习自觉性,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孩子按时做作业的习惯,独立做作业的能力;孩子需要帮助时,建议理性对待,不盲目批评指责。

5.营造良好家庭育人氛围,合理安排孩子课余生活,不盲目报课外兴趣辅导班,要切实考虑孩子的意愿、兴趣和承受能力。引导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激励孩子坚持进行感兴趣的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

五、加强体质管理

 

1.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初中每周开设3节体育课,高中每周开设2节体育课。学校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每天安排不少于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和下午课后体育锻炼活动,保障每天锻炼一小时,帮助学生养成终身运动的良好习惯。

2.学校定期组织开展校“田径运动会”、“高中篮球联赛”、“初中趣味活动”、“九年体育中考模拟测试”、“高三学业水平模拟测试”、“非毕业年段期中期末体育测试”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构建完善的体育竞赛体系。

3.学校积极开展“两操”及体质健康训练,通过丰富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运动技能、增强体质。每年进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及时跟踪学生体质健康情况,做好学生个人体质健康档案的数据录入工作。

4.家长要引导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选择适合孩子自己身体和年龄特点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合理的指导。配合学校的体育锻炼要求,督促孩子按时完成寒暑假体育家庭作业。

5.要告知孩子在体育锻炼活动中既要克服困难,更要量力而行,锻炼与训练时要注意运动安全,运动前要检查自己的身体状况、运动器械和场地,要做好准备活动,以免造成运动损伤。活动后注意清洁、放松,冬防受寒、夏防中暑。

6.关注孩子动态身体状况,做到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有助于学生身体的健康,引导孩子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发现疾病要及时诊治,并及时报告学校;如有既往病史或正在接受治疗,父母除要及时告知学校及班主任外,也要向子女叮嘱体育锻炼强度和日常护理,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7.学校每天上下午各组织一次眼保健操,且每学期组织两次学生视力检查,定期监测学生视力。学校医务室期初都会联系正规医院体检科医务人员到校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并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健康档案。

8.请您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用眼的习惯,严格控制孩子居家期间使用电脑、手机的时间,严格控制看电视时间,建议使用电子产品30分钟后,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监督并随时纠正不良读写姿势。建议您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减少电子产品的用眼时间,合理用眼,关爱视力,关注健康。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落实“五项管理”工作,实现“五育并举”,融聚教育智慧,促进生命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真诚地希望我们家校携手,共同助力孩子全面发展,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