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是学校实现体育任务的基本途径。它是指教师按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对学生进行强健体魄、增强体质教育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共同完成。体育教学相比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的授课场所基本在户外。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来掌握知识、技术与技能。信息技术2.0广义上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狭义上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2022年11月17日,体育组全体教师针对“信息技术2.0与体育课堂教学的融合应用”开展了主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潘东凤组长主持,吴燕钦、周碧兰老师主讲,全体体育教师共同教研学习。
吴燕钦老师对“信息技术2.0与体育课堂教学的融合应用”做了详细讲解。她指出,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实质上是给学生一种新异的刺激,目的在于诱导学生对新异刺激产生探究反射。换句话说,就是采用新颖的教法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学过程中有些技术动作很难用言语描述清楚,尤其是腾空之后的技术细节,讲解难度大,示范效果也不尽如人意。现代信息技术能够轻松地解决这些疑难问题,通过全方位地剖析难点,使动作技术的呈现化难为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动作、形成概念、记住结构并在脑中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从而使复杂的教学过程变得生动形象,学生学习速度加快,学习效率也得到明显提高。除了教会学生运动技能,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也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中学阶段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因此这个阶段的体育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运动技能,还要让学生掌握如何健身等健康知识。但由于理论知识具有抽象性,中学生不易理解,如果按传统授课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因此在讲解这些知识的时候,如果教师能够运用多媒体课件来教学,辅以直观的图片、有趣的动画,那么学生对于健康知识会抱以更大的兴趣,也更容易理解,这有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周碧兰老师对吴燕钦老师的讲解进行了补充。她认为,现今的学校体育教学只局限在课堂上,加上教师传授的知识是有限度的,因而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知识储备,成为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周碧兰老师提出,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在课堂中播放具有互动性的Flash教学课件,与学生进行体育互动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实施教学管理。教师要对每年的体育达标测试、期末考试来进行成绩换算、统计,如果能够利用相应的计算机软件,那教师只需要输入体育单项的成绩,对应分数就会自动换算出来,这大大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林云瑜老师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运用成功打破了课本教学和黑板教学的局限,为中学体育教学提供更为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体育教师应重视优化教学手段,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趣味性的体育视频、图片、演示动画等,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中。信息技术与体育课堂的融合,能将抽象的体育知识变得具象,进而达到激发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潘东凤组长指出信息技术除了可以应用在体育课堂知识讲解外,还可以应用在其他体育素养的培养活动上,包括学生体能检测、学生个性化体育方案设计、常用的体育安全知识教育讲座、学生体育兴趣激发和经验交流、学生课后体育锻炼规划、体育故事和视频欣赏等多个方面。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收录每学期、每学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学生体能测试数据及报告表,结合学生的先天体质和后期变化情况,为学生建立个性化的体育安全数据库,从而为学生制定合理、科学的体育训练方案。
陈武老师提出教师可以在校园体育网站上发布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任务,鼓励并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另外,教师可以大胆将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网上自行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体育课上,教师也要给予学生充足的锻炼时间,来提高学生整体体育素养。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2.0与体育课堂教学的融合应用,能够在教学理念、教学形式、技能讲解、课堂服务等多方面为体育课堂开创新天地,不断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