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哲理 >> 教学教研 >> 校际教研 >> 正文
【主题教研】触动“感发”之弦 叩开诗词之门——语文组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22-05-16】 【阅读: 次】【关闭窗口】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室内堂堂友,尽在教研中。

中华民族是诗歌的民族,诗教传统源远流长,它不断地滋养我们民族灵性,涵养民族气节,孕育民族品格,具有较高的地位。诗教对于当代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需要传承发扬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

510日上午,在观摩姚清珍老师《非连续性文本之选择题解读》的校级公开课后,语文组初高中老师集中于科学楼七楼录播室开展了“如何解读古典诗词”的主题教研活动。主讲人邹秋华老师为全组老师作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好将一点红炉雪 散作人间照夜灯——古典诗词的当代传承》,这是一场诗歌艺术的盛宴。

 

首先,邹秋华老师结合个人曾代表福建省参加2019年教育部主办的经典诵读大赛之“迦陵杯”首届诗词讲解大赛的比赛经验,以扎实的理论功底从“诗是什么”、“何为诗教”、“中国古典诗词代有承传的意义”及“如何解读古典诗词”四个方面指出品读诗词的方法与意义,获得与会老师的一致认可。

 

其次,邹秋华老师以参加“迦陵杯”诗词解读全国总决赛大赛的经历为例,结合宋代王安石的《题何氏宅园亭》、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杜甫的《绝句四首》等几首诗,阐述如何从四个诗教角度解读古典诗词,理解古典诗词中的精神内涵。

基于南开大学叶嘉莹先生的“兴发感动说”开展诗歌教学。

吟诵想象,触动感发,增加诗教温度。

知人论世,推进感发,增加诗教厚度。

第四,结合自身生活经历,丰富感发,增强诗教广度。

 

接着,邹老师强调诗教承传重在品格境界。《弟子规》里讲“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我们学诗词的意义是什么?文天祥在《正气歌》里所讲的“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意思是虽然古圣先贤他们离我们已远去,但他们伟岸的人格如在眼前。

最后,邹老师总结中国古典诗词之美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音声之美,感性的能力;第二是意境之美,审美的观念;第三是品格之美,道德的境界。读诗读到最后是读人,也会引发读者去思考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像顾随先生所言“中国说‘诗教’,不是教作诗,是教做好人。”

通过本次主题教研,语文组老师对品读古典诗词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知,对诗歌教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以学促研,以研促教,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在诗歌教学的路上,语文组已经轻轻叩开了大门,未来会一直上下求索,哪怕道阻且长,也会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