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颁布之后,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逐渐从理论探讨、决策论证进入到推广实施阶段。按照教育部的部署,普通高中的新课程改革方案将于2004年9月在我国的4个省(自治区)进入全面推广实验阶段。对于实验区的教师来讲,他们面对的不仅是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宏观调整,还有课程理念的更新。“模块”就是本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新的课程设计模式。 一、模块课程的内涵与特征 模块是基于明确的教育目标,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而形成的相对完整、独立的学习单元。在普通高中新课程中,模块是构成科目的基本单位。与传统课程中的单元结构方式相比,模块具有更强的综合性。每一个模块都以一个特定的主题作为该模块组织的核心,模块中的所有内容都紧紧围绕这一主题设置。学生在模块课程中所获得的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而是一种在主题统摄之下的结构化的知识框架。这种模块化的内容呈现方式一方面减轻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担,另一方面使得知识以结构化的而不是零散的形式整合进学生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促进了学生整体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与传统的单元式结构相比,新课程的模块化设计表现出如下特点。 (一)灵活性 传统的高中课程往往以单元的方式来设计,单元与单元之间表现为一种线性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各单元的内容必须严格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依次展开,因而课程的灵活性较差。在新课程的模块化设计下,不同的课程模块有着不同的主题,模块与模块之间相对独立,在每一组模块系列中,可以选择从任何一个模块开始学习,甚至可以在模块之间进行跳跃选择。模块的这种灵活性特征增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选择性,使我们可以根据社会发展和教育要求,灵活地调整模块中的课程内容,甚至以新的模块代替旧模块,实现模块主题的不断更新。 (二)开放性 我国普通高中原有的课程体系是相对封闭的。课程自身缺乏一种有效的自我更新机制。在新课程方案中,课程的模块化体现了开放性。例如,高中艺术课程模块结构所涉及的4个系列、16个具体模块中,每一个模块的主题都不局限于艺术的学科知识本身。这种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有利于学生在开放的系统中,以开放的眼光去审视艺术问题,加强艺术修养,提升审美境界。 (三)个性化 在教育的视野内,每一个学生都是具体的,特殊的。学校课程设置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可选择的课程计划,促进学生的潜能的开发。新课程的灵活性与开放性为学生自主选择个性化的课程提供了可能。例如,在艺术课程的4个系列16个模块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水平任选其中的6个模块的组合顺序以及学习时间。这对每一个学生来讲,课程呈现出来的形态就是多样化和个性化的。 二、模块课程的教育价值 我国普通高中原有的课程体系是相对稳定的。这种稳定性不仅体现在课程结构内部学科门类、各学科的课时分量等方面,而且每门学科的具体内容也很少有大的变易。此前的历次课程改革虽然也对课程内容有所增减,但事实上却很少触及课程体系及其基本内容。课程体系与内容的稳定固然有利于教师实施教学活动,但倘若课程不能在吐故纳新中发展更新,那么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将日益显现,它对于学生发展的价值也就逐渐削弱了。为了走出困境,本次课程改革致力于探寻一种跨学科的、兼具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优势的课程结构。新课程将课程结构划分为学习领域、学科、模块三个层次,力图通过结构的优化实现学科融合与沟通,促进课程功能的发挥。那么,模块课程具有哪些预期的教育价值呢? (一)打破学科壁垒 在新的课程结构中,学科中的每一个模块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主题可以说是模块的“灵魂”。它有利于实现模块中各知识点的统整。以主题的形式来分解学科、组织课程,这种课程设计模式有效地吸收了核心课程与学科课程两种不同课程类型的合理内核,既有利于教师组织实施,又有利于学生从事专题探索。还以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为例,新课程所确定的四个模块系列分别是“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可以看出,新的高中艺术课程已经走出了艺术学科的传统框架,开始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下来阐释艺术中的学问,展示艺术的魅力。“艺术与科学”模块的开发本身就体现了一种打破学科壁垒、实现领域沟通的尝试。“艺术”与“科学”这两个原来彼此割裂的领域在这里实现了有效的融合。 (二)促进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沟通 我国普通高中原有的课程设置较多地关注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往往忽视了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这种课程设置思路导致了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隔膜。在学校生活中,学生虽然掌握了许多知识,但面对社会现实问题却常常束手无策。知识与智慧、知识与能力在这里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关联。新课程的模块化设计在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架设了桥梁。一方面,社会生活中的课题被纳入了学校课程,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学生们开始突破课堂时空的限制,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从事自主探究、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例如,在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中,四个课程模块系列中特别列出了“艺术与生活”系列,下设的四个模块分别是“生活中的音乐”、“身边的设计”、“身体表达的艺术”、“戏剧创编入门”。这种生活化的模块设计在《历史与社会》、《地理》、《数学》等科目中均有鲜明的体现。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课程的模块化设计增强了课程的可选择性,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在普通高中新课程中,许多科目将内部的课程模块分为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学生可以在选修模块中自由选择。例如,新的地理课程标准规定了“地理1”、“地理2”、“地理3”三个必修模块,并开发了7个选修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历史学科也在规定的三个必修模块之外设置了6个选修模块。而艺术课程所开发的16个模块,音乐课程的5个模块以及美术课程的4个模块均为选修模块,学生可以在这些模块中自由选择,获得规定的学分。这种灵活性和个性化的课程的设计思路既是对学生心智的解放,也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与认可。 三、模块课程的实施建议 对普通高中的教师来讲,模块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设计模式。许多教师对模块课程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对模块课程的实施尚缺乏真实的教学体验。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模块课程的推广实施。因此,规范实施过程,加强课程管理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对模块课程的实施提出如下建议。 1.教师要深入理解各模块的主题,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主题开展,避免学习过程过于发散,导致主题的迷失。 2.指导学生综合考虑各种主客观条件,审慎地进行模块选择和组合,防止选择过程过于随意,导致过多的失败体验。 3.指导学生对选定的模块进行认真研究,分析模块之间进行组合的可能性以及具体组合方式。 4.探索模块主题的呈现方式与呈现时机,力求以新颖的方式、在恰当的时机向学生呈现每个模块的主题,促进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5.建立完备的评价机制。课程的模块化设计缩短了课程学习周期,增加了评价的次数,这对课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提供真实情境或者设置仿真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体会知识的有效性,并且学会在真实情境乃至社会生活中恰当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