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哲理 >> 德育在线 >> 校园文化 >> 正文
【校园文化】砥砺前行,志在必得——2022届高三师生开展研学远足活动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22-01-04】 【阅读: 次】【关闭窗口】


20211231日,我校2022届高三全体师生和部分学生家长将近500人,开展了一场以“砥砺前行,志在必得”为主题的研学远足之旅,辞旧迎新,奋进新征程。

 

上午八时,高三各班学生、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集结在学生操场整装待发,大家精神抖擞,脸上溢满激动和迫不及待的表情。陈培基校长为出征寄语,言简意赅又充满激情,各班队伍在班级旗手的指引下,分两路纵队有序出征。

 

出学校北门,绕过天桥,顺着沿街店面外的人行道,一会儿工夫拐到东园路,在交警的帮助下,队伍接二连三通过了交通路口,来到了气势恢宏的市政府广场,各班在这里留下今天第一张班级合影。整理队伍,继续出发,穿过广场旁的路径,走向渠道小路,迎面扑来阵阵桂花香,在渠道的一个转弯处,只见一座原木护栏的结实的桥跨过渠道,连接着上山的必经之路,在桥的旁边的一颗树上花团锦簇,喜气洋洋,仿佛迎接我们的到来。越过花和桥,看到前面不远处山脚下的天马小广场以及依稀可见的高处天马阁飞檐,早来的班级同学已经在天马小广场欣赏着那三匹“飞天”的骏马,饱览着四周的别样风景,小组也兴奋地留下行走的足迹。

 




别过天马小广场,攀登开始了。俗话说“山路十八弯”,天马山的山路也是曲折迂回。三班作为先锋,在陈校长、陈武科长和余传信老师的带领下冲在队伍的最前面,在沿途一些关键的路口留下带有哲理特色的路标,为后面到来的师生指明正确的前进方向。随着路线的延伸,班级之间的距离也拉大了,体能差异也显现出来,有的同学和老师明显跟不上大部队,但他们并不孤单,他们三三两两,漫步于遍地林立苍天大树的林荫小道,一起感慨人类的渺小自然的伟大,一起领略“枫叶红于二月天”的壮美,一起闲聊一起互相鼓舞着,集聚精神力量,驱赶躯体的疲惫,克服远足的困难,实现自我的超越。

 



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努力,大部队抵达接近山顶的几棵大榕树的平地。稍作休息,简单补充点能量后,又马不停蹄地向顶峰天马阁进发。这期间的路相对平整,大家行走会开一些,很快我们就来到登山的终点站——天马阁。同学们尽情浏览莆阳大好河山,体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此时此景,群情激昂,高三全体师生在年段的组织下一起高唱《歌唱祖国》,感恩祖国、祝福祖国,歌声回荡,激励哲理学子勇挑责任,治学修身奋进新时代,可谓“天马巅峰激情点莆阳,哲理后浪立志兴名邦”!

 

从天马阁的西北角眺望,就是烟波浩渺的东圳水库,我们下一个目的地就是伟大的工程——水库的坝头,那里矗立着东圳水库纪念馆,传承着东圳精神。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看似轻松,更需要小心翼翼,同学们从坡顶的枇杷园之间的石径缓缓向下挪动,途径网红打卡地文创园,穿过天龟线公路,再沿着依山势而修的小水泥公路迈进,离水库的水平面越来越近了,回望走过的山路真是一步一景,精彩绝伦,美不胜收。经过东圳水库管理局,在路的拐弯处,透过枝头缝隙看见宏大的大坝上都是穿着校服的同学,有九年级的,也有二中的学生。他们也是迎新研学远足的,因为他们的活动还没有结束,所以我们年段的学生只能分布在大坝的通道上就地休整,待九年级和二中学生撤离后,各班汇集集到宽阔地带,拿出自带干粮,小组集体用餐,场面甚是温馨。

 




最后,全体师生一起踏着大坝上的砖石,感叹前辈给我们后代打造的伟大工程,感怀伟大的东圳精神,然后来到大坝的根基,在刻着“东圳水库”四个大字下方齐声再次歌唱《歌唱祖国》,表达我们的敬意,可谓“饮水思源聚坝头颂扬东圳精神,普天同庆迎元旦喜看万象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