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哲理 >> 德育在线 >> 心理驿站 >> 正文
心理防护手机篇——做手机的主人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21-09-30】 【阅读: 次】【关闭窗口】

受疫情影响,我市全面开展线上教学模式,全力保障“停课不停学”。在此期间,同学们通过手机等电子产品上网课学习新知识,但是电子产品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使部分同学们中度、甚至重度依赖于它。电子产品尤其是手机似乎成为了同学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每天陪伴在身边一刻都不能离开。有的时候,似乎不是我们在玩手机,反而是手机成为了我们的主人。今天心理老师跟大家一起探讨如何正确使用手机,管理手机。


一、过度沉迷手机的危害

1、削弱面对面交往的兴趣和能力过度使用手机可能减少与亲人友人相处的时间,越来越脱离正常的交往方式。由于过度关注手机网络而减少了与他人现实生活中的互动,不仅可能减弱他人面对面交流的乐趣,也会愈加缺乏现实生活交往过程中自然流露的情感体验,还可能出现现实交流能力变弱,无法适应现实的情况,进而影响身心健康。

2、冲击阅读习惯和思辨能力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一方面缺乏严密的逻辑体系,真假不易分辨,另一方面一些网络信息为了吸引用户关注,采用博人眼球的标题,没有实质内容,用户只需浏览,长久下去,长期习惯于以上类似信息的可能养成“浅阅读”或“碎片式阅读”的思维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少年的阅读习惯和思辨能力会造成负向冲击。


3、增加心理压力游戏吸引度不断增强,QQ、微信等即发即到的新媒体沟通工具正在不断模糊着青少年与他人的生活界限,部分自控力较弱的青少年会精力分散,学习效率降低,心理压力由此而生。

4过度使用手机可能改变大脑构造

有研究表明使用电子产品太久,大脑构造将永久改变,有研究人员以473-5岁的健康儿童作为实验对象,实验结果显示,每天看电子屏幕在一小时以上的孩子,他们的整个大脑白质较为紊乱,而且还出现了发育不足的情况。除此之外,孩子们的大脑前额叶也会因此而聚集大量脑灰质。也就是说,倘若孩子看电子屏幕的时长过多的话,不但大脑处理信息的水平大不如前,而且还会频频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从而导致自我控制能力愈发薄弱。

二、沉迷手机的原因

1、做不到做不到是因为我们控制不住自己因为我们觉的手机太好玩了电子产品究竟为什么这么吸引我们呢?首先,让我们先想象一件自己最近半年来感觉最快乐的一件事,我们可以在脑海中仔细、具体的回忆这件事……感觉到快乐了吗?然而,当我们玩网络游戏玩到high的时候,我们感觉到的快乐,会是这个的一百倍!!!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会分泌多巴胺,可以把它叫做快乐水”……除了让我们感到快乐,还会让我们时间感扭曲,比如明明打了半个小时的游戏,我却感觉只过了五分钟……

2、不想做手机这么好玩,显得其他事情就没那么好玩,我们就不想去做那些事情。

3、不会做当我们因为手机好玩,花了很多时间在手机上,相应地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就少了,就可能在学习上体验一些挫败感。部分学生为了逃避这种挫败感,可能会花更多的时间在手机世界里,形成恶性循环。

4、想不到一些同学觉得生活除了手机想不到自己还能做些什么想不到自己还有什么兴趣和目标。

三、合理使用手机小妙招

1小妙招

(一)——隔离手机合理利用电子产品特别是手机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是隔离手机,但不是远离。可以请父母帮忙,上完网课后,把手机交给父母,请父母帮忙保管。

2小妙招(——制定目标

我们只想玩手机,不想做其他时间,一部分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清晰的目标。可以尝试给自己制定短期具体的目标激励自己,体验成就感和满足感对抗手机带来的愉悦感。

3小妙招(——定时器

比如,今天我要用电脑两个小时,那么我可以分别在剩余1小时、半小时、15分钟、5分钟、以及剩余5分钟内的每1分钟分别设定闹钟,这样起到了一个重新框架时间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抵抗我们因为快乐水带来的时间感扭曲。

4、小妙招(四)——使用智能手机软件及自带的青少年模式协助预防

活用智能手机自带的屏幕使用时间个性化管理功能或青少年模式功能,设定个性化停用时间、App限额以及访问限制等功能,以助我们达到健康使用电子产品的目标。另外,还有好上网等监控软件可供使用喔!

 5、小妙招(五)——双手机制度

买智能型手机前便约法三章,上网课之类可以使用智能机,晚上9点或10点过后,便只能使用简便型手机——这对于睡眠与长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家长如何助力孩子管理手机

1.举办家庭会议,平等沟通电子产品的健康使用其实是很多家庭非常关注的议题。家长可以和孩子开一个家庭会议,双方真诚沟通。首先,家长请孩子谈谈在家上学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待孩子诉说完毕后,父母可以对孩子在家上学期间使用电子产品的表现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如果孩子在这段时间能做到自律、自控,家长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如果孩子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也尽量不批评和指责。在进行简要回顾之后,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复课之后面临的学习、生活上的变化,尤其是电子产品的使用将与之前有很大的不同,请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并充分配合。

2.  制定电子产品的使用规则在上述平等沟通的基础上,家长和孩子再共同探讨“停课不停学”期间如何合理分配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比如:早上几点上网课可以开始使用智能机,上课期间不能用手机做其他事情,如何发现把手机用于他途有什么惩罚措施?如果成功完成,可以约定有多长时间放松。期间还可以商讨如何帮助孩子在两至三周的时间内摆脱对电子产品的依赖。例如,复学后,将电子产品交给家人保管,第一周可以在做完作业后玩一段时间的电子产品,第二周在原有基础上减少使用时间,第三周养成非必要不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具体使用时间和时长由双方共同商量决定,之后制定出奖惩规则。最后,家长把具体的细则打印出来,父母、孩子都签上姓名,这样做比口头约定更具仪式感,对孩子也更有约束力。

3.  严格执行电子产品使用规则当规则制定出来之后,执行的力度决定着最终的效果。家长要严格按照规则来要求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此的重视,从而自觉主动地配合家长,约束自己的行为。当然,当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家长也要给予充分的信任,不做过多的干涉。如果孩子能按规则要求自我约束时,家长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并兑现相应的奖励,增强孩子继续努力、坚持的信心。当孩子做得不尽人意时,家长应给予相应的惩罚,引导孩子分析做得不好的原因,共同探讨改进的方法,并告诉孩子相信他以后能做得更好。总之,信任孩子、及时给予反馈、积极沟通是帮助孩子逐渐远离电子产品的关键。心理老师说:关灯后玩玩手机,手机屏幕所放射出来的短波蓝光影响褪黑素的分泌,因为我们肉眼侦测光线,会将信息送给视上交叉核(也就是大脑中控制昼夜节律的神经群),侦测到光线后,让松果体不要分泌褪黑素,于是就出现了该睡的时间无困意。无论是手机,还是其他电子设备,都不利于睡眠。同学们要减少电子产品的时候,至少睡前半小时内不要再盯着手机进而引发睡眠拖延,造成入睡困难,当然频繁使用手机还会导致夜间频繁醒来。 

手机真的会影响我们的自控力吗?但是玩手机作为放松心情的方式可以让我们情绪变好,情绪好自控力也会恢复不是吗?心理老师说:有时刷刷手机的确可能是漫无目的,但由此带来的放松感和愉悦感却容易令人“成瘾”。不少人大概有类似感受:看书或者写材料时太枯燥,没几分钟眼光就会不自觉地飘向手机,同时自我安慰:看会手机,休息一下。然后开启一刷手机就停不下来的模式。“快节奏的短视频等让我的注意力极度分散,只要没有必须参加的活动,就总是忍不住看一眼手机,陷入‘没啥好看的,不看又难受’的怪圈。”在《自控力》一书中,的确强调当我们觉得疲惫时,自控力会下降,使用一些方式放松让心情愉悦,进而提高自控力。但是,手机不同,当我们拿起手机时,自控力可能会有所提升,但是要让我们停止玩手机,却要消耗大量的自控力。而沉浸在手机后的自责情绪更会让自控力下降到低点。因此,我们需要放松,更要选择健康的放松方式。最后希望大家利用好手机这个工具,成为手机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