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至今十几年,最有感触的是班主任的工作,六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成长了很多,也有诸多的感受,心酸苦辣,喜怒哀乐。班主任的工作犹如“润物细无声”,慢慢的滋润学生的心灵,在时间的推移中让学生的行为习惯得以改进。借用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说过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育是一种爱的艺术!把这种爱扎根在人格的土壤里,默默地奉献着自己。作为班主任,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只有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才能在实践中获得成功。 一、学会关爱 在班主任的工作生涯中,我认为当学生意识到老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语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相反,如果班主任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那么即使你教育目标正确,教育方法科学,教育也无法达到期望的结果。记得七年级刚开学的时候,我们班的傅某某同学,他自尊心极强,他的上进心被倔强的性格、他人的褒贬所淹没。有一天,我刚上完课,就有一同学前来告状,说他欺负别人。”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心平气和地说。“关他什么事?”他的顶撞真出乎我的意料。我当时十分生气。而他呢,故作镇静,不停的抖动着脚,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这时理智告诉自己必须冷静“我是老师,他是学生。”之后,我微笑着问他:“如果一个老师在他的学生犯错时,视而不见,那这个老师是不是好老师?你的家长喜欢这样的老师吗?你做错事情却不让老师批评,有这样的道理吗?”我心平气和地与他说,我给了他过去从没有的待遇,他也从中受到感动。结果,师生间的火药味消除了。从交谈中,我感到了解学生,保护学生自尊心的重要性。事后,我当着全班的面说“今天的事就让它过去了。我相信傅某某同学会从中吸取教训,提高认识,我们欢迎他与大家一起进步”。在以后的几天中,我发现他的确有进步。虽然后来偶发几次,但我总是以自己的师爱去感化他。平时我还多注意他,给予他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比如拉拉家常,给他课后讲讲题目,让他帮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明白:老师爱他,没有把他看成差学生。渐渐的,他那不服管的野性收敛了许多。我想,只要对学生付出了真情,付出了爱,汇报你的将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 二、学会倾听 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作为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疾苦,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他们学习中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有什么困惑;是方法的问题,还是心理的问题,是习惯问题还是基础问题。对这些问题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就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学会了倾听,就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一旦学生们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他们就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困惑告诉你,求得老师的宽容和理解,求得老师的帮助和解释。这就是心与心的交流,就是灵魂和灵魂的激荡。所以,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前提。 三、学会赞美 赞美和表扬不同,她不是当着学生的面的表扬,而是在学生背后的赞美。她是融洽人际关系的法宝。只有当学生听别的同学说出来的时候,才会从内心深处认同,才会对老师的教育感激,对老师的教育感恩,才会肯定老师的诚意,才会不自觉地在老师的期望方向上迈出步子。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知道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在学生面前中肯的指出你试图教育的学生的优秀品质,赞美他的行为和思想,让他知道你对他的关注和关怀,是发自内心的对人的尊重。 七年级一开始班里黄某某学生,性格暴躁,好与同学争执吵闹。但在一次班干部会议上,我有意识的对该学生进行评价,我说:“黄某某同学尽管爱吵爱闹,但是他还是有许多好的品质,班级集体的事情都是争着做,他喜欢帮助别人,有正义感。如果他要遇到事情了,能够冷静想一想,采取比较好的办法,就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了。”当有的干部把我说过的话说给他听之后,他很想不到,老师会有如此评价他。从此以后,令他冲动的事情在不知不觉中变少了。 总之,在十几年的工作中我体会到班主任工作就如同调味品中的“盐”,放得过少了,则淡而无味,放得多了,则苦而难食,只有放得适量,才能烹出美味佳肴。我们每天接触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个不同的世界。做好班主任工作,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应用不同模式,在关心、关怀的基础上,倾听学生的心声,赞美学生的优秀品质,这样就一定能够带领学生完善人格,走向人生的新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