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哲理 >> 德育在线 >> 德育论坛 >> 正文
17-18优秀班主任郭俊英--班霸之道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18-09-28】 【阅读: 次】【关闭窗口】

接手高二7班,并直接跟上高三7班,两年的时间,要使一个班级有良好的班风,强大的凝聚力,并一路扶摇直上,我,一如既往,采取我的“铁腕政策”,但学生们却不会反感,因为他们享受“铁腕”后面的“柔情”,沐浴在这种“霸气”的氛围中,迅速成长,所以学生们背后给我起了个外号“班霸”。

但是,班霸的背后需要很多的付出,才会给这两个字赋予“尊敬”的含义。在和学生进行“斗争”之前,我认为教师要端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其中之一就是要爱学生。这种爱是真情实意的爱,并不是为了某种目的而表现出的虚情假意。这是做班主任工作的前提,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捷径”。李镇西老师在其著作中经常提到的思想:当一个好老师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这也是很多教育家不断向我们传达的教育理念比如:罗素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总之,教育是爱的艺术。只有做到爱孩子,才能守住教育的底线,才能在“斗争”中占据主动,才能向孩子传递你的教育理念。 只有爱学生,干起这份工作就不觉得痛苦。“霸气”只是心理健康的需要。人都有一种表现自我、获取认同的本能倾向。霸气的人更容易被人认可,从而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只是为了在是非面前教会学生,不要胡搅蛮缠;不要给自己的错误找借口;不要逃避自己;是为了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中,让学生们学会自信,学会苦中作乐;学会自我反省,但绝不否定自我,绝不气馁;这是我,要在自己学生身上看到的气场。因为霸气而快乐着,因为霸气,积极的肯定自身能力和价值。

记得班上有个学生,叫陈剑杰,高二刚接触这孩子,发现这孩子成绩一般,但表现也欠佳,班上出现的所有人都不想和他同桌。但我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他的长处:多才多艺,热情。只是欠点主动,谦逊,自省。于是,我找他聊天,在他交的思想认识中,我看到了他思想的另一面。他说表现不好一是因为已经习以为常,自己管不住自己,没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做好,所以只好“随心所欲”地上学,二是自己对学习实在提不起精神,在学习上对化学存在兴趣又能怎样,单靠化学也实现不了自己的梦想。

找到这个突破口后,面对他的实际,思考再三,我决定从他感兴趣的化学入手。于是,我找他谈心,分析他现在的情况,并结合他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利用哲理小故事建议他现在该如何做,才能让梦想实现。在这之后,在班级上 ,我也刻意安排他做班级值日班委,虽然会犯错,但我坚持在不断的容忍,开解,督导的方式追踪,对于他的优点,在班级进行放大,树立其在同学面前的正面形象。

他表现开始好转,迟到的次数明显减少,作业也能基本及时完成。但是,面对这样的学生,稍一松懈,可能就会又“故病重犯”,所以只要他有一点小小的进步,我就尽量在同学面前鼓励表扬他,特别是在他感兴趣的语文课上,尽量多点他回答问题,给他更多关注和监督,让他成为全班的焦点,也使他不好意思再犯错。这样又过了两个星期,在一次化学课上,他竟主动举手要求上讲台进行题型讲解,我知道,鼓励奏效了!前段时间,他主动告诉我他的梦想是成为一个科学家,并制定出了奋斗目标以及努力方法,看来他对自己有了信心,在积极追求上进。现在,他一点点地改变着,班级活动中也有了他的身影。虽然偶尔还会犯错误,但至少学习态度积极了,学习兴趣也更浓了。

通过与这类学生接触,我深深地认识到:教师要把握时机与学生及时沟通,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梦想及时开始。特别是高中生的自我意识较强,普高中的学生对学习有很多困惑,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学生中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那么就可能会影响到师生之间的关系,势必也会使学生更“劣迹斑斑”。教师应在教育中多点赏识教育,多一些理解和宽容,从思想上重视学生,让他们在赏识中学会放飞梦想,让他们的梦想从他们的兴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