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美好的,作为一位人民教师,能够每天与一群朝气蓬勃的中学生接触,倾听他们青春的声音,看着他们青春的面孔。回头发现,自己的心态正与他们靠拢,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庆幸多年前自己的选择。 从大学毕业步入哲理中学,成为一名教师起,我就开始加入班主任队伍,既要管理班级,与学生们共同维持好班级的纪律,又要深入学生的内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维护好他们的职责---心无旁骛地学习。然而,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他们已经逐渐摆脱了小学时代的稚嫩,面对社会上的纷繁复杂与诱惑,开始有了各种各样的烦恼,同时也有了各种不同的追求,以缓解对枯燥学习生活的厌倦,同时也释放学习上的压力。而在学生的众多问题中,老师们最怕最棘手的应该是处理学生的早恋问题了。与我而言,每到八年级,这类问题便层出不穷。 煊煊是我们班的学霸女生,学习成绩好,长相甜美,性格温顺,待人也很诚恳。在老师们的眼里,她是个让人无限放心的乖乖女,也是老师们工作上的得力助手。同学们眼中的她,乐于助人,他人遇到问题时,她总能伸出援手,耐心予以解决。然而,对于她来说,最不愿意提及的就是自己的家庭了,自小父母就经常闹矛盾,父亲常常在孩子面前对母亲大打出手,最终,母亲不堪父亲的暴力,离家出走了,孩子只能跟在爷爷奶奶身边,还要面对脾气暴躁的父亲时不时因为生活不如意而对他们的撒气。 张筠,在我们班,是个乐观,没心没肺的“学渣”,家庭条件优越,无拘无束,父母在美国谋生,孩子交给姑姑管教。也许是家庭条件的原因,也许是姑姑不好约束的原因,这孩子生性散漫,也因此博得了较好的人缘,和同学相处得很融洽,性格也很开朗,面对老师的批评,他也是嬉皮笑脸的,从不计较。 而就是这两个性格各异,处于“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孩子,在班级里却传出了他们谈恋爱的消息,因为男孩子的主动,女孩子因为平时烦闷的家庭氛围,默默地接受了这个能给他“阳光”的男孩。 得知这个消息后,作为班主任的我,又震惊又愤懑又担心,百感交集,不知该如何让他们“收手”。我担心好学生因此耽误了学习,担心这“无拘无束”的男孩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担心女孩的父亲发现后气急败坏伤到这个内心早已“伤痕累累”的女生。 冷静下来后,我决定还是“静观其变”。两个孩子都是寄宿生,我特地交代两位舍长,平时注意这两位同学回宿舍以及离开的时间,有异常及时汇报。然后又和两位孩子的监护人联系,留意他们周六上午到家时间,并交代他们注意孩子的安全,让男孩的姑姑有时间尽量来校直接把孩子接回家,为避免孩子察觉到老师的防备,我并没有跟孩子家长提及“早恋”这件事。在清楚两个孩子平时并没有过多的相处时间后,我稍稍放心了。如果只是为了缓解学习压力而“交往”,扼杀这种情感并非是一件好事。平时多关注两个孩子的学习及行为动向,必要时再“出手”,才是理智的。在一次“如何正确处理男女生关系”的班会课上,我特地安排了班长和煊煊一起主持,借此我也了解到这位女孩的一些想法。孩子并非有意要叛逆,有意要走向早恋,更多的是想维护和谐的同学关系,同时也希望能有个开朗的同伴来缓解心中的压抑。 过了几个月,在一次路上遇到煊煊与她的好朋友同桌时,我约他们坐下来作了一次长谈,我小心翼翼地询问她与他的“感情现状”,孩子很大方地告诉我,他们已经很长时间不私下联系了,因为学习生活的忙碌,因为彼此间缺乏太多的共同语言。借此情况,我趁热打铁,和这两位同学谈及了早恋的危害,并以生活的经历告诉他们,充实自己的文化知识,将来找个“志同道合”的“另一位”,对自己的人生有多么的重要。两个孩子也很诚恳地倾听,频频点头,也表了心志。 在学生的生活中,“恋爱”并非成人们所想象的“洪水猛兽”,也许他们只是为了寻找一种不一样的寄托。或许,有时静下心来,默默地成为这点情感的“守护者”,是比疏导,比扼杀,比各种围追堵截,更为有效的方式。老师,拒绝传言,拒绝“暴力”地“拦截”,让我们默默地维护孩子心中的秘密,维护他们的自由,维护他们的尊严,也许有一天,我们都能看到更美好的对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