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所说的:“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事实正是这样,坚信学生一定会成功,学生便会从教师爱中获得一种信心和力量,情不自禁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从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作为科学,它要求教育者善于发现和利用教育规律;而作为艺术,它要求教育者要以人为本,善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探索兴趣,帮助学生通过学校生活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完整的精神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去年,我担任的是高一4班的班主任,面对刚入学的孩子们,我相信孩子们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相信高中生活会为他们翻开崭新的一页。我告诉孩子们进入高一意味着要跟初中生活SAY GOODBAY,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也将产生较大的转变。高一4班是重点班,大多数孩子们都信心十足地用实际行动迎接高中生活的到来,但也有个别孩子面对陌生的环境是那么的不适应,还记得新生入学前的那几天生活…… 8月24日上午,那是学生报到的第二天。当太阳的光辉刚刚洒遍大地时,班级朗朗的读书声已经响彻整个哲理楼。我踏进教室,发现只有一个同学无精打采地盯着书本。顿时,我有些生气地把他叫到办公室,想听他解释,但他一句话也没讲,最后以我的语重心长的教育结束。 在后来的军训中,我发现他总爱趁教官不注意,偷偷放松,与班级其他同学形成鲜明对比。虽说时时教育但收效甚微。军训的第四天,学校要举行其他创意比赛,如救护团队训练、护棋大队等。于是,我第一个就把他推荐出去,这样班级的整体队伍就更步骤一致,更协调了。到了汇演的那天,令我感到吃惊的是他扮演救护团队中的护士,在包扎“病人”的过程中,是那么地认真,又非常到位地完成任务。通过这次汇演,我对他看法有些微的改变。 在后来的学习中,他在学习生活中总爱偷懒,做作业也不按老师要求做,卷面不整齐,我收到了多个科任老师投诉:重点班中怎么有这样的孩子?在10月月考中,他的成绩如我预料中,班级倒二。没想到成绩出来的当天,他就急了,自己主动找到我,谈了很多,讲到他初中数学一直在南门中学数一数二,这次考了个不及格,讲着讲着他哭了,说都不敢告诉妈妈这次月考的成绩,说对不住爸妈。从他的言语中,了解到他是个很孝顺的孩子,但学习习惯欠佳,初中遥遥领先的成绩仅仅靠他脑子灵光……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帮助他认识“自我”,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帮助他纠正“心里自我”意识中骄傲自大的倾向,同时又能使他积极上进。我告诉他:“谢谢你的眼泪,你让我明白是个追求上进的孩子。”听到这句话,他抬起头,从他眼神中我读到了信任。之后,我跟他分析他的优点,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跟高中生活的点滴以及大学时代的亲身经历,跟他谈高初中的学习方法不同,从他眼神中我读到了如饥似渴。第二天,我把他的梦想大学——中山大学的文化底蕴、未来发展及近几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等信息,用精美的纸张打印好了,悄悄地放在了他的桌角,从他眼神中我读到了感动与决心。我知道他在学习中有很强的惰性,我建议他自己拜托同桌时时督促他。慢慢地,他学习动力越来越强了,在做作业中也开始“按部就班”,不再偷懒。在11月月考中,他成了进步显著者受到了表彰。后来他告诉我,虽然这不是他第一次受到表彰,但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努力学习的快乐。这或许就是自我教育回报。 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老师习以为常的行为,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也许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做一名老师应该经常回顾自己以往的教育历程,反思一下自己,我造就了多少个遗憾,伤了多少颗童心,遗忘了多少个不该遗忘的角落!做教师没有能力点燃火种,但绝不能熄灭火种!面对眼前充满好奇求知的孩子们,要珍惜,更要努力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让每一个孩子在爱的抚慰下快乐成长。相信“点石成金”是每个老师的愿望,我将努力学习,让自己能具备“点石成金”的本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