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眼里,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尤其是那些学习中等的学生,对于所谓的“学霸”,总是带着特殊的眼光:老师是欣赏的、偏爱的,觉得学习好的同学一般都比较自觉,就无需特别关注,久而久之,在学生心理就可能造成了一种被“漠视”的错觉;而在同学眼里呢,对学霸是敬而远之的,总感觉不是同一个星球的人,自然就形成了一道厚障壁。正是在这样的一种尴尬的处境下,所谓的学霸的心理就尴尬了。当然,但凡有心理问题的,原因总是多方面,这种尴尬处境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罢了。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我如何帮助班上一个学霸人物——李聪(化名)走出困惑的故事。 一直以来,李聪同学在班级总是第一名,甚至在年段的月考、期中、期末考试中,也总是数一数二,较少在五名以外。在班里,他是同学学习的楷模,在年段,他是同学敬仰的对象。可是,谁能想到的是,在临近市质量检测考试的前夕,就是这样一位学霸,居然跟我说想要放弃中考,想要回老家去念书。我听了以后非常震惊,心想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我先安抚了他的情绪,让他先回班级去。然后,我就坐在办公室仔细思考,想要寻找一个突破口。我想平时自己对他还是挺关心的,单元考试或是小测稍有波动,一般都会过问,虽然有时只是走到他的座位前假装不经意地提起,因为我知道他的心理有点脆弱,而且,八年级时,因为分班,他还找我帮忙解决过住宿的问题,其实他对我是很信任的。想到这,我忽然想起一件事,那就是七年级刚入学军训那会,才一天,班级里就有两名同学非常不适应,哭着提出要回家,回老家去念书,他就是其中之一,当时只是先安抚,请家长配合,渐渐地才稳定下来。后来与家长沟通后,才知道这孩子从小就非常懂事,非常体贴父母,为了少让家长操心,学习一直很自觉,很勤奋,现在独自在城里求学,只是担心妈妈(他爸爸是船员,长期在外)一人在家,不放心。 这次也提出回家,会不会也是这个问题。于是,我先与他妈妈取得联系,原来他也跟妈妈联系过了,这次倒不是担心妈妈,而是自己感觉压力太大了,怕考不好,让妈妈失望。如果仅是因为这,那就好办,我想。 晚自修前,我把他约到办公室里,打算和他作一次长谈。一开始,他还是显得比较拘谨,不敢放开,我就告诉他要放轻松,我也尽量和他开开玩笑,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在慢慢的聊天中,我发现他不仅仅是因为压力大,还有其他的顾虑。对于学习,他不够自信,总怕考不好,怕在年段被人比下去,对于未来,他有些迷茫,对于妈妈,他总是担心,他说他妈妈含辛茹苦把他和哥哥抚养长大,如今哥哥去外地上大学,自己也长期在外读书,妈妈年纪却渐渐大了,他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总想放弃读书回去陪伴妈妈。 多么懂事的一个孩子啊!虽然想法有点简单,但是这样淳朴的孝心也足以令人感动。不管怎样,学业还是要继续的。我只能继续开导他,我跟他说眼光要向前看,时间不等人,时间会把一切带走,也会把美好的东西沉淀下来,也许再过几年或是十几年,当你回过头来看,你会发现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你现在如果放弃了,你母亲只会怪你、怨你,只会伤心,只有坚持到底,无论怎么样的结果,她都会接受,她才能开心。而成绩,你根本无需担心,临近考试,你只需跟上复习节奏,摆正自己的心态就行…… 后来,为了缓解考前的巨大压力,班级也搞了一些活动,我特别留意李聪的言行,他还算放得开,能积极主动参与,我甚至还想邀请他与另外一些同学到我家里去,但因为难得的周末,他们都想回家而作罢。中考就在这样紧张而有序的生活中到来了,李聪顺利地以高分考进了心目中的高中重点班。 学霸一般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约束能力,刻苦努力,勤奋好学。压力是学习的动力,但是因压力过大而影响学习状态的屡见不鲜。所以,对待学霸,学法指导固然重要,关注心理变化、培养良好的心态应当尤为关键,引导他们学习的同时应当教其学会释放压力,更要学会面对失败。我想,对于李聪同学的压力,不是我三言两语就能开导的了,更重要的是日常相处过程中的真心沟通,让真心的阳光照亮他的心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