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工作11年,担任了8年的班主任,多次获校优秀班主任的荣誉,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 在教育学生中,以心理学的知识来引导每一位学生,促进班级的团结和谐共同进步,对班级管理已经形成了本人自己的一套方法。 在班级管理中,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即: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犯了错就得要自己承担后果。 高中男生爱好打篮球,适当的运动是好事,本人也支持学生适当的运动。但是这篮球却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学生平时没上体育课时篮球的放置问题,通常放在椅子底下,上课用脚踩踩,下课就拿出来在教室里面拍拍。这样影响自己上课的听课效率,也影响了下课时同学们正常的休息时间。面对这一个问题,本人定下了班级的一个班规,所有运动相关的器材不得放在学生座位的周围,只能放在讲台底下的柜子中,不是体育课,不能拿出来玩。若违反,一经发现,没收运动器材并处理相关的学生。规定一出来,学生不适应,但是经过一个学生犯错了,没收一个篮球,并让全部学生练习了两节体育课的课间操之后。学生再也不敢犯同样的错了。之前学生还要找我说是第一次犯错,给个机会,但是,我坚持了我自己的原则,必须没收并处罚。然后再通过期中考奖励,把篮球返还奖励给学生。学生犯了错,要有相对应的措施,才能有效防止再次犯同样的错。 接下来,还是打篮球的问题,体育课之后的下一节是生物课,学生打篮球都是打到最后一分钟,然后才急匆匆踏着铃声回到教室,接下来,口渴的打水,热的开电风扇,上厕所的,找课本的等等之类的。反正没有5分钟以上全班肯定是安静不下来的,而且接下来的听课效率肯定差了。因为累了,听不了课;热了,听不了课;困了,听不了课;兴奋了,听不了课;口渴了,听不了课;汗臭味,听不了课。各种的问题都有。一节课,能听进去的没有几个人。针对这个问题,也是一样的,提出建议,没用。定了班规才有用。接下来碰到学生类似的情况的,没有什么可以商量的,全部处理这些打篮球的人,一有体育课,叫体育老师安排一整节的内容,就是没时间让学生自由活动,或是本人自己叫这部分学生来小测,或是安排一些别的事情来做,让学生明白,为了平时多玩10分钟,却少了下次的40分钟。有错就得要罚,怎么罚,就得要由本人说了算了。不能放过一次;放过一次,下次就不好处理了。 还有学生利用下午放学后晚自修前的这段时间去打球,没吃晚饭,直接赶回教室参加晚自修,一节课后,再去食堂买点东西随便填一下肚子。若是长期这样也会影响自己的胃。所以针对这种情况,一样的,本人偶尔突击检查,捉到一次,若是通学生,直接不要来晚自修了,除非家长来校当面保证;若是寄宿生,第一次检讨,第二次就请家长来校当面保证,第三次发现直接赶出宿舍。因此也赶了几个通学生回去,才第三天就有学校相关领导打电话说班上的某某学生想参加晚自修,家长却在外地,看一下能不能直接来参加晚自修的。这时,与自己定的班规相冲突,怎么办?只能按照自己原则来,犯了错就得要自己承担后果,绝不让步。 在班级的管理上还有很多涉及自己的原则问题,本人一再坚持,形成自己的风格,让学生明白本人的处事原则。接下来,任何事情实施起来,可以得到更好的开展。慢慢地在每一批学生中形成自己身为班主任的威信。 总之,学生犯了错,不管大错小错,都得要有相应的处理方法,不能听之任之。班主任说出话,必须自己先考虑清楚,说到就要做到;做不到的,就别乱说,不要自己拆自己的台。班规要定,合情合理,不过分就行。定了就得要实施到位,碰到再大的困难也要坚持下去。守住自己的原则,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犯了错就得要自己承担后果。这样才能竖立自己的威信,让学生都信服你,使整个班集体往良好的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