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哲理 >> 德育在线 >> 德育论坛 >> 正文
15-16学年优秀班主任陈金亮--班主任的一年点滴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16-09-23】 【阅读: 次】【关闭窗口】

作为一个班主任,为了让每个人都能更快的融入这个班级,创建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我和同学们共同提出“团结自律,诚实做人,超越自我,永不言败”的目标,共同打造一个“淡丽文竹”班。淡丽文竹,表示的是文竹颜色是淡丽的,象征班级的和谐氛围;文竹是文雅之竹意思,经历了一代代文人的熏陶,她富有十足的书卷味道,正如班级里充满了书香气息;文竹为了开花,默默汲取阳光、水,两至三年,恒心让她发美丽。我们也会如此,默默努力三年,相信会开出最美的花。在学校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年级教师特别是科任老师及本人的辛勤努力下,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在学习、卫生、纪律及各项工作中都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为了将来能更好地工作,以下是我的工作心得。

案例一:我们班陈飞杰同学,父母都是外市工作,工作忙,离家又远,所以平时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的行为习惯差,经常爱讲话、接话,而且总认为自己有理,在班的影响也很大。后来,我就与他的家长联系,跟她的妈妈和他多次谈心,从正面、侧面去了解他。期间,只要他取得点滴进步,我都采取不同程度的鼓励,使他产生了亲切感、信任感,愿意与我们心灵交流,这样使他从思想上认识到错误,改正错误。在班里也给他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他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现在,他在学习上有了很大进步,也有了一定的兴趣。

感受:学生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这对他们是荣誉的享受,更能增强他们的勇气和力量。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不同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的勤奋守纪,有的厌学做坏事。做为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对于问题学生,要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对他们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

案例二:以前教过一个学生,名叫黄翔,这个孩子脾气暴躁,经常与同学逃课,做作业时动作很慢,思想很不集中,回家作业经常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在多次交流下他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积极上进。

感受:在班级教育中“后进生”其实是“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教师更多的关爱。关心他们,多交流思想,做他们的知心好友;宽容地面对每一次“问题行为”的反复,用真心感化学生的心灵。当“后进生”出现“问题行为”的时候,多采用换位思考、“心灵感应”,给予一份理解、一份同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对于xx这样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对他敞开心扉,并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真情去感化他,用道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改正错误。

案例三:班里一好学生替一位故意旷课的学生请假,老师批评她,她反而振振有词:“我这是帮助同学!同学之间,特别是好朋友之间互相帮助,难道有错吗?”她认为同学有难而不帮是会被排斥的。这时跟她灌输正确的友谊观呀、诚信呀,她是听不进的。只能告诉她:“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是对的。”先肯定她的做法,然后再告诉她:第一,帮助同学是为了同学好,而不是纵容同学的坏毛病;第二,帮助同学的方法要行之有效,方法不当,等于没帮;第三,帮助同学的前提是自己不要犯“法”。“你现在的做法有没有帮到她?”该学生不出声了,她认同了我的说法。

感受:高中生对老师的教育不再是听而不问、信而不疑,全盘接受。他们深受家庭、社会的影响,他们的功利性、实用性、目的性都很明确。他们不想听你讲大道理,“在社会上不是那么回事”,他们希望有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时期的教育如能针对学生这一心理加以诱导,那么班主任的工作将会轻松得多。

其实,要当好一个班主任,肯定要有耐心,有恒心,有信心。认真注意每个学生平常的一举一动,关心和爱护他们,那么学生反过来也会爱你的。